泉州专卖传统刻纸工艺花灯-批发商供应
泉州刻纸工艺花灯的发展脉络如何?
泉州花灯制作起于唐代,盛于宋、元,延续至今。据南安丰州傅姓、黄姓族谱记载:唐僖宗年间,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,驻于武荣,在桃源建唐王宫,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,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。宋代梁克家《三山志》载有“泉州花灯品种各种颜色俱全”;明代谢肇淛所著《五祖俎》中写道“天下上元,灯烛之盛,无逾闽中”;明代张岱著的《陶庵梦记》曾记载杭州抚台委托泉州府尹和南安知县雇人精制花灯,并夸其灯“穷工极巧”;乾隆版《泉州府志》记载,古代花灯“周围灯火,缘以练锦,缀以流苏,鼓鸣于内,钟应于外”,“灯火三层,蘸沉檀其上,香闻数里矣!”史书的记载说明斯时泉州元宵夜的花灯盛况、泉州花灯品种之丰富及工艺之精美已闻名遐迩。
至明清时期,随着玻璃制造业发展,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。泉州人叫这种玻璃丝为“料丝”。泉州花灯大师李尧宝把“料丝”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。
清代陈葆堂的《温陵岁时记》提到“或以五色纸,或以料丝,或以通草,作人物鱼虫,燃以宝炬”即为明证。
清朝末年,泉州李尧宝承继家传刻纸工艺,吸收古典图案纹样,特别以李尧宝刻纸图案,并把这种精美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造型图案中,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,光彩夺目,尊贵典雅,使泉州花灯制作工艺和艺术含量产生重大飞跃。